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企業新聞

【波士頓咨詢】東南亞消費者推動數字支付革命(2)

資料來源:DAYCHECKOUT 時間:2020-07-17

2017年,人民銀行發布217号文《關于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嚴厲打擊違規“二清”行爲,這給電商平台帶來嚴峻的考驗。因爲很多電商平台并非完全“自營”,而是作爲第三方整合多種商戶開展業務,如何合規結算成爲電商平台亟需解決的問題。

數字颠覆已經成爲全世界面對的一個事實。在2017年至2019年的短短兩年内,全球電子錢包用戶數量從5億激增至21億。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發展中國家:僅中國和印度就占電子錢包用戶總數的70%;非洲和中東則占12%。

發展中國家之所以成爲數字支付革命的先鋒,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傳統的消費金融服務不發達,摩擦重重。在許多國家,消費者很難從銀行獲得信用卡,因爲沒有辦法核實借款人的信譽。而當信用卡可用時,很多商家因爲手續費太高而拒絕接受。用一沓現金支付也可能不方便;找自動櫃員機取款往往很困難。自動取款機需要銀行賬戶,而銀行賬戶通常需要大量的文件。同時,通過銀行賬戶登記和完成電子交易的過程可能會非常耗時和令人沮喪。

新冠狀病毒的爆發及其後果将促使更多的東南亞家庭擁抱數字支付。和現金支付相比,電子錢包在購物時更加安全,預計消費者會持續減少去擁擠的餐館和商店的次數。疫情爆發的前幾個月,新加坡發展銀行報告顯示,數字支付交易快速增長;泰國食品和雜貨送貨上門交易激增。

由于支付是與客戶接觸的最常見環節,許多非傳統金融機構提供創新、廉價、方便的支付解決方案。在中國,支付寶月活躍用戶量達到6億;而微信支付用戶量超過9億;移動運營商也正在成爲主要參與者:例如,在肯尼亞,M-Pesa處理的支付額相當于該國GDP的近一半。在印尼,41家電子持牌錢包運營商中,有14家在去年已經開始了運營。根據2019年月活躍用戶量,電子錢包移動應用前五名分别是Gojek、Ovo、DANA、LinkAja和Jenius。

爲了捍衛自己的地盤,現有的商業銀行也投資改善其數字銀行産品,以打造與電子錢包一樣的無縫支付體驗,一些銀行已經上線了自有的電子錢包,或與提供電子錢包服務的公司進行合作。

許多國家的監管機構正大力改善電子支付基礎設施,以提升金融包容性。例如,泰國推出了一個實時零售支付系統PromptPay,該系統支持免費、即時的資金轉移,具備很高的安全性。在該區域大部分地區,這種轉賬通常需要幾天的時間。包括新加坡和泰國在内的幾個國家,已經沿襲了中國的發展路徑,并朝着标準化QR碼邁進一大步。